1?
在智能駕駛領域,國產新能源汽車正以其創新技術和用戶友好的設計,逐步改寫行業的未來。
小米汽車首次亮相北京車展,其SU7車型搭載的智能駕駛系統,不僅在技術層面直追行業領先者,更以79%的高活躍率顯示出小米在智駕領域的快速崛起。雷軍特別強調,SU7用戶中蘋果用戶占比高達51.9%,這一數據在車企看來,證明更多場景的共融更能吸引消費者。
奇瑞iCAR旗下的首款車型iCAR 03在智能駕駛領域大放異彩。憑借其L2++純視覺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iCAR 03在上市首月便取得了5487臺的銷量佳績,穩居新能源方盒子市場榜首。
該系統的城市記憶行車功能、智能泊車功能,不僅提升了駕駛安全性,更為用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捷體驗。iCAR 03的成功,展示了奇瑞iCAR在智能駕駛技術上的實力,以及其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把握。
在智能駕駛技術的應用上,國產新能源汽車企業不僅注重技術的創新,更注重技術與實際駕駛場景的深度融合。
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國產新能源汽車能夠更好地理解用戶的駕駛習慣和需求,提供更加個性化和智能化的駕駛體驗。例如,比亞迪、蔚來、小鵬汽車等都能夠根據用戶的駕駛習慣,自動調整車輛的駕駛模式和能量回收策略,實現真正的智能化駕駛。
此外,國產新能源汽車企業在服務體驗上也在不斷探索和升級。通過智能化的服務平臺,用戶可以享受到更加個性化、高效、透明的服務體驗。從用戶購車的咨詢、選配、下單,到車輛的使用、維護、升級,國產新能源汽車企業提供了全鏈條的服務支持。
不僅如此,比亞迪的DiLink智能網聯系統,奇瑞的Cloudrive智能互聯系統等許多國產品牌都逐漸完善車輛遠程診斷服務,可以實時監控車輛狀態,提前預警潛在的故障,確保車輛的安全運行。
2?
合資:天賦樹都點了“能源”
盡管在智駕、場景等方面也有所體現,但能源始終是合資品牌特別注重的領域。
保時捷全新純電動Macan、寶馬BMW iX5氫燃料電池車、大眾智能純電新品類新車“ID.UNYX 與眾”等,都是合資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最新力作。
這些車型不僅涵蓋了純電、插電混動、氫燃料電池等多種動力形式,更期望用戶能夠理解產品以能源進步為核心,延展至性能、設計、科技等方面的優勢。
北京車展不僅是一場展示汽車行業最新技術和產品的舞臺,更是不同車企們對未來出行方式的共同探索的體現。表面上看是國產品牌車企與合資品牌車企在技術展示、市場定位、產品布局等方面呈現出的“不同頻”。
但同時也可以看到“不同頻”背后,各大企業在追求技術創新,精準把握市場需求,為實現更加智能、環保、安全的出行方式而努力的“同頻”。
品牌競爭差異化,也能極大緩解同質化的審美疲勞。
(本文來源于中國交通廣播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