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港國際碼頭待發全球市場的奇瑞集團各品牌車型
編前:從當初荒灘上的“小草房”,到如今年銷量過百萬輛、營收超2000億元的大型汽車企業集團,奇瑞整整奮斗了25年,今年是邁上新征程的第26年。
26年來,奇瑞有過中國自主品牌扛旗者的榮耀,也有過轉型升級帶來的陣痛,而始終能與之風雨同舟、不離不棄的是其扎根的城市——蕪湖。
產業興則城市興,產業強則城市強,蕪湖也因車而興,穩坐安徽經濟第二城的位置,且成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重要節點,是“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融合”的典范。在中國汽車工業70歲生日來臨之際,《中國汽車報》采訪團走進蕪湖,與蕪湖市委副書記、市長寧波進行深度訪談,聆聽奇瑞和蕪湖如何相依共榮、彼此成就。
“奇瑞創業史與蕪湖人民奮斗史早已深度融合”
《中國汽車報》:奇瑞為何能從蕪湖這個三線城市的“小草房”起步,成長為大型汽車企業集團?
寧波:放眼全國,有比奇瑞汽車產銷規模大的企業,也有比蕪湖汽車產能更大的城市,但很多城市都是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來的外來企業,奇瑞則完完全全是蕪湖自主培育起來的企業,這可能是最大的區別。
上世紀80年代末,蕪湖靠著1.95億元的自有資金,在尋求省里支持之后,湊足10個億干汽車,又從一汽-大眾引進尹同躍,可以說是一窮二白,奇瑞就是這樣白手起家一點一點干起來的。
在蕪湖這樣一座三線城市,發展起來奇瑞這樣一個大企業,其實難度很大。大家都知道,汽車是一個資金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行業,需要持續的高端人才引進和持續的資金投入,很多經濟實力強、科技人才多的大城市都沒搞起來,為何蕪湖能培育出來一個奇瑞?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蕪湖市的歷屆政府都對汽車產業高度重視,把汽車作為蕪湖的主導產業來發展,從來沒有動搖過,也從來沒有折騰過。我們做任何事業,有好的時候也有不好的時候,甚至有快要“死掉”的時候,奇瑞在發展過程中也有這樣的經歷。最后比拼的是能不能堅持到底,久久為功,十年磨一劍。
奇瑞和蕪湖始終一起發展,互相促進。自主培育的企業,意味著核心的技術、核心的人才、核心的產能全部在蕪湖,受益最大的也是蕪湖。得益于以奇瑞等為代表的企業持續加大創新研發,蕪湖市的城市創新能力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持續提升。
2022年,蕪湖城市創新能力在全國97個國家創新型城市中排名第27位,較2021年躍升5位;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占GDP比重達3.48%,居全省首位;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連續12年居全省第一。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50強城市榜單中,蕪湖市同樣位居第27位。
作為大型汽車企業集團,奇瑞發揮了巨大的產業集聚效應。圍繞汽車產業鏈,奇瑞在蕪湖總部當地集聚企業1000余家,吸引前來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30余家,整體提供就業崗位20余萬人;奇瑞孵化衍生出工業機器人、通用航空、新能源、現代農業裝備、智能互聯、汽車金融、旅游地產、跨境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打造生機勃勃的“產業生態圈”。
回看奇瑞26年的發展歷程,蕪湖與奇瑞彼此選擇、彼此擁抱、彼此成就。奇瑞不僅是蕪湖汽車制造業的龍頭企業、鏈主企業,更是蕪湖人民城市建設合伙人,奇瑞的創業史與蕪湖人民的奮斗史早已深度融合。
最新全球首發亮相的星途瑤光
“有為政府、有效市場,管理的核心是賦能”
《中國汽車報》:在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蕪湖是如何讓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協同發力的?
寧波:蕪湖的經驗是“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們正確認識和處理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提供了重要理論視角和實踐要求。政府作用和市場作用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互為補充的。
什么是有為政府?我認為有為政府的作用更多體現在頂層設計和政策引導上,我們通過系統謀劃、統籌規劃、搭建平臺、整合資源,打造優良的創新創業生態,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賦能。
一是產業賦能。聚焦十大新興產業25個具有優勢的細分領域,通過精準招商、精準政策供給、精準要素配置,培育更多具有產業鏈控制力的龍頭企業、有核心競爭力的專精特新企業和面向未來的科創型企業,加快產業集群發展。二是創新賦能。爭創綜合性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打造數字經濟產業園、夢溪科創走廊、灣谷科技園等首批主題鮮明、專業運營、服務完善的十大創新園,為各類企業創新人才提供親情化服務和全方位保障。三是金融賦能。推進企業股改上市,打造“政府母基金+產業引導基金+市場化基金”聯動發展的“基金叢林”;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鄉村振興新金融,實施好“政銀擔”、稅融通、信用貸等金融政策,升級蕪湖市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保障。四是政策賦能。用政策的確定性對沖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圍繞市場主體施策,聚焦企業發展要素,完善政策實施方式,增強時效性和精準性;健全政策制定—兌現—評估—反饋體系,形成政策閉環落實機制。五是智慧賦能。搶抓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樞紐長三角節點落子蕪湖戰略機遇,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以工業互聯網推動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重塑生產方式、經營模式,實現降本、提質、增效;以數字化賦能智慧城市建設,構建普惠便捷的數字城市,成為創新生產、創新生活、創新治理的試驗場和競賽場,催生更多傳奇式創業、現象級事件和顛覆性創新。六是人才賦能。把聚人才增人口作為推動發展的最關鍵因素,放大“紫云英計劃”品牌效應,推動更多企業人才認識蕪湖、熱愛蕪湖、扎根蕪湖。七是場景賦能。把最優質的資源和盤托出,打造“場景引領+技術突破+體制創新+產業培育”模式,將未來趨勢變成現實場景,將現實場景變成具體項目,用具體項目催生創新企業。八是服務賦能。打造30個集社會福利、文化體育等八大服務功能于一體的城區“宜鄰中心”,培育連鎖型、品牌型社會服務中心,構建5分鐘生活服務圈和15分鐘綜合服務圈,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營造舒適、便捷的生活環境。
什么是有效市場?我認為在有效市場中,企業能切實感受到自己是市場經濟的主角,而不是配角,企業間充分競爭、優勢互補、以大帶小、形成合力,牽引產業鏈飛速躍升。
為此,我們加快轉變職能,不斷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構建絕對便利、相對便宜、持續開放、普遍公平、全面安全的一流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創造性。以奇瑞為例,在奇瑞集團的龍頭帶動下,先后孵化出伯特利汽車安全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瑞鵠汽車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上市企業,全市上市企業總數25家,居長三角前列。蕪湖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蕪湖機器人與增材設備制造產業集群雙雙上榜中國百強產業集群?!笆奈濉逼陂g,我們還將爭創智能制造裝備、新能源汽車等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推動更多優勢產業集群邁進國家級,全力打造5家千億級企業、15家百億級企業。
奇瑞科技DAY現場展示的黑科技
“推動更多政策、資源向首位產業聚焦、傾斜”
《中國汽車報》:新一輪汽車革命進行得如火如荼,蕪湖如何助力奇瑞再上新臺階?
寧波:依托奇瑞的龍頭引領,蕪湖市已占據安徽全省汽車產業版圖的半壁江山。根據5月底“投資安徽行”大會上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建設方案,安徽省將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汽車產業集群,而蕪湖要肩負起打造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乘用車、新能源車、動力電池基地的重要任務。我們將推動更多政策、資源向首位產業聚焦、傾斜,持續提升奇瑞汽車的核心競爭力,提高對產業鏈、產業生態的主導力、控制力,在全球市場占據更大份額,提升國際影響力。
一是強化創新引領。把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作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加快推進安徽省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建設,提升運營水平;支持高校院所與企業合作組建創新聯合體,布局建設重點研發創新平臺,支持奇瑞與合肥工業大學聯合成立創新實驗室,聯合申報國家重點實驗室,暢通研發成果產業化應用。鼓勵企業主導或參與汽車領域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定,持續推進汽車領域“三首”產品(即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新材料和首版次軟件)推廣應用。
二是支持擴大規模。重點支持奇瑞繼續在蕪湖擴大產能,力爭今年產值突破3000億元,沖擊世界500強;爭創新能源汽車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變革產業發展模式,實施汽車零部件企業“數一數二”工程和“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計劃,著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術的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并依托海行云、瑞鯨等工業互聯網、供應鏈平臺,構建新型整零關系,提高本土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
三是鼓勵跨界融合。支持奇瑞與華為、小米、比亞迪、立訊精密、寧德時代等企業跨界融合,圍繞整車制造、核心零部件、供應鏈共享、研發創新等方面展開合作,催生更多新業態、新模式,打造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新經濟生態。
四是提升產品品牌。把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相結合,組建模式創新策劃團隊,引導本土企業創新經營模式,瞄準智能網聯這個制高點,探索“AI+”,強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模式新場景應用,努力推出一批爆款、高端車型,推動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輕量化、生態化轉型,不斷拓展新市場,占領產業發展制高點;通過高標準舉辦各類論壇會議、展覽展會以及各類汽車賽事,擴大蕪湖汽車產業影響力,講好汽車故事、營造產業氛圍,激發無限想象力;支持奇瑞加快出海步伐,擴大海外投資、推動品牌國際化發展,擴大整車出口規模,提升品牌影響力。
五是完善核心配套。聚焦芯片、電池管理系統、自動駕駛集成運營商等產業鏈薄弱環節,放眼全球一流企業,充分借力資本紐帶和行業紐帶,精準招引有控制力的產業鏈龍頭企業、有核心競爭力的專精特新企業和面向未來的科創型企業,推動形成全鏈條汽車業態。完善統一的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監管平臺,探索聯合奇瑞、專業檢驗檢測機構三方合作模式,推動建設汽車綜合試驗場。拓展汽車保險、金融、養護、二手車、智慧共享出行等產業,打造汽車后市場新的增長點。
六是精準政策支持。在落實省級政策基礎上,結合蕪湖實際,出臺《蕪湖市關于支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全方位支持龍頭企業提升產業鏈控制力,支持專精特新企業提升產業鏈韌性,支持面向未來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提升產業鏈活力。
港口物流待發全球市場的奇瑞集團各品牌車型
“撐起安徽世界級汽車產業版圖的半壁江山”
《中國汽車報》:蕪湖將以怎樣的戰略規劃,繼續實現地方經濟與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互相支撐、雙向賦能?
寧波:當前,安徽正在加快打造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這是蕪湖首位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大機遇,我們將全力鍛造產業長板、激發產業生態基礎優勢,全面規劃布局“整車+核心零部件+汽車后市場”,全面加強理念創新、模式創新、機制創新、政策創新,建立涵蓋整車、關鍵零部件制造、智能網聯系統、科技創新、后市場服務、新基建、金融等“龍頭企業+產業鏈+產業生態”汽車產業發展格局,打造國內國際一流的創新生態、智造生態、服務生態和開放生態,力爭到2027年全市汽車產業產值突破5000億元,撐起安徽世界級汽車產業版圖的半壁江山。
一是突出營造產業生態,打造產業協同的集聚地。發揮奇瑞龍頭企業對產業的控制力,聚焦芯片等產業鏈薄弱環節,加快招引更多產業鏈上下游的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和面向未來的中小型科技企業,建立起涵蓋整車、設計、生產、關鍵零部件制造、智能網聯系統、科技創新、后市場服務等一系列完整、開放、可持續的汽車生態體系,創建新能源汽車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加快工業互聯網運用,推動產業鏈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整合、協同發展。
二是突出場景模式開放,打造新思路的試驗地。圍繞“場景引領+技術突破+體制創新+產業培育”發展模式,和盤托出最優質的資源,推進“雙智”城市試點建設,實施城市道路智能化改造工程,打造更多聰明的車、聰明的路、聰明的感知設備“三位一體”的智慧交通應用場景,將未來趨勢變成現實場景,將現實場景變成具體項目,用具體項目催生創新企業。促進大數據在汽車產業的深度應用,支持企業利用數字化手段挖掘數據價值,聚焦用戶全生命周期服務體驗,賦能產品研發、市場營銷、汽車后市場等環節。引育汽車文化產業,打造特色鮮明的汽車文化創意品牌。加快車聯網基礎設施、充換電站樁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探索“電池銀行”、創新“車電分離”經營模式,加速推進車聯網應用和產業發展,打造全域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友好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