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門面和銷量擔當,CR-V對于東風本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便在新能源和智能駕駛不斷進化的今天,CR-V在國人心中仍有較高的認知度。因此,他的換代也勢必會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全新造型更大、更干練
對日系車而言,每次更新換代都意味著審美、理念等多方面的提升。第六代CR-V在外觀設計上化繁為簡,去掉了之前橫七豎八的鍍鉻線條,顯得簡約而不失力量感。
大燈變得平直銳利,貫穿式鍍鉻飾條將燈組串起,讓整車有些運動范兒。特別是六邊形的進氣格柵和LED大燈融合在一起,看上去要比上一代干練很多。
車側造型方正許多,設計上重新定位了A柱傾角,并將后視鏡從A柱轉移到車門,擴展了駕駛員的視野,最大程度縮減駕駛盲區。整體尺寸變大了一圈,長寬高是4708x1866x1680毫米,軸距增加到2701毫米。
車尾造型看上去變化不是過于明顯,L型尾燈與上一代風格類似,燈腔做了全新的設計。車牌照的位置相比上代往上移到中間部位,取消了之前凸顯亮點的鍍鉻裝飾。頂配在后攝像頭上增加了清洗功能,使得全景影像能隨時保持干凈整潔。
內飾全面換新,安全裝備再次升級
由于思域的項目主管到CR-V項目進行支援,因此我們看到第六代CR-V的內飾造型與第十一代思域幾乎如出一轍,還是熟悉的懸浮中控屏,和充滿設計元素的蜂窩狀貫穿空調出風口。
10.1英寸懸浮中控屏內置最新的Honda CONNECT 3.0智導系統,界面簡單清晰,觸控滑動比較靈敏。在功能方面,基于天貓精靈可實現購物、付停車費、智能家居互聯控制等內容。
在智能安全科技方面,之前本田車型標配的Honda SENSING升級為Honda SENSING 360全方位先進安全駕駛輔助系統。除繼承了之前所有的智能駕駛和安全功能外,新系統增加了兩個毫米波雷達,從而實現360度的感知覆蓋。雷達檢測范圍擴大到120度,攝像頭檢測范圍擴大到90度,在物體識別屬性和響應速度方面有了更好的提升。
同時,增加在十字路口、變道、彎道、追隨前車等場景的輔助功能,對道路劃線、兩輪車、行人以及路標和路肩等物體監測范圍更大,強化預碰撞的功能,甚至在方向盤操作感方面也進行了一定的提升。不過,據官方透露,搭載Honda SENSING 360系統的車型將會在2023年量產。
空間更寬裕舒適,新增七座布局
作為空間管理大師,CR-V自然要在儲物的細節上充分發揮優勢。中控下方的儲物格寬度正好可以容納兩臺手機,即便最新款的iPhone 14 Pro MAX都能適配,該細節也是日方設計師反復提及的,能實現主、副駕手機并排放入是新車改動比較驕傲的地方。
相比上一代車型,新車采用了5座和7座布局。5座版車型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調節更全面,仰角更大。座椅也能前后滑動190毫米,配合后仰角度的調整,可以擁有更為舒適的坐姿。
而7座版車型在實際體驗過程中,第三排座椅仍然只是滿足夠用的標準,臨時乘坐應急沒問題,長途乘坐舒適性難以保障。不過,這類的7座車型空間基本都在一個水平線上,沒什么好抱怨的。
由于車身尺寸的增加,新車是歷代CR-V中具備最大行李廂的車型,5座版可提供586升容積,和上一代車型一樣蓋板具備兩層調節設計。7座版在打開第三排座椅時仍可放置一個20英寸登機箱和2個背包。
動力成熟可靠,駕駛還是本田的老味道
這次試駕的是前期上市的燃油版車型,1.5T渦輪增壓發動機+CVT變速器的組合算是老朋友了,最大功率193馬力,最大扭矩243牛米。實際體驗發動機響應速度快,不突兀,提速足夠線性,變速器也是無比順滑。整體表現還是那種平順、舒適的動力調校。
對于車輛的操控性不會有太多抱怨,在這方面是技術本田駕輕就熟的領域,彎道的穩定性造就了令人信心倍增的效果,面對爛路也能體會到車輛的整體性。
除了本次試駕的燃油版車型外,混動車型(e:HEV強電智混)和插電混動車型(e:PHEV強電智混)兩款車型將搭載第四代i-MMD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于2023年正式上市。
回想CR-V在國內的六代歷程,分別在2005和2008年獲得《汽車族》頒發的“中國年度SUV”“中國年度多功能車型”大獎。時至今日,第六代CR-V針對中國市場,在內外設計、空間布局、智能安全、數字科技等領域再次升級,全方面滿足日益挑剔的消費者。面對緊湊型SUV市場的激烈競爭,全新CR-V能否在消費者心中有著持續的競爭力,看接下來的市場反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