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建黨百年前夕,兩輛紅色的交通安全主題宣傳大篷車出現在廣袤的江漢平原。大篷車滿載著一座兒童交通安全體驗營,穿山村、過苗寨,行程千余公里抵達大別山區,在湖北紅安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紀念碑下與紅安將軍縣的小學生們相聚一堂。由此,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主辦的全國交通安全大篷車“童“行美麗鄉村巡回宣傳活動正式打開帷幕。
讓交通安全學習沉浸學、體驗學,好理解,更直觀。
交通安全農村系于一半,針對鄉村這樣多變而復雜的場景如何沉浸學、體驗學,如何讓孩子們更好理解交通安全知識,更直觀感受道路出行安全的重要性,是大篷車活動策劃的初心和努力的方向。為此,活動搭建了兩輛融媒體宣傳車,通過主題展演、沉浸式交通安全體驗營,警媒聯合在線直播等形式,用卡通人物情境扮演等寓教于樂的方式,聚焦未成年人交通安全教育,讓孩子們收獲安全出行知識,增強自護本領。大篷車活動自2021年6月開始,行程數千公里,一路北上,沿著國省道示范路107?102國道邊行進邊宣傳,開啟了一次交通安全宣傳的紅色之旅。在湖北紅安、河北滄州、北京大興、廣西南寧等地,一場場載歌載舞的主題演出、一座座生動有趣的交通安全體驗營,讓交通安全大篷車所到之處成為鄉村孩子們的交通安全打卡地,也讓交通安全的種子在廣大農村地區生根發芽。
大篷車宣傳活動在建黨百年的重要歷史時刻,全國交警本著“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理念,成為穿梭在美麗鄉村國省道間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活動每到一處都有十里八村的鄉親們前來圍觀,他們拿起手機等拍攝裝備現場直播宣傳,原本給孩子們設計搭建的兒童交通安全體驗營,出乎意料地 “小手拉大小手”,變成了成年人交通安全學習的陣地。
這一年,大篷車帶來的影響力超出預期,一群群穿行在鄉村阡陌間的熒光綠,將交通安全文明的種子播撒在田間。至此,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體育青少節目中心、中國人保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這場警企媒聯合行動進入了更多人的視野,被更廣泛的人群所關注。讓交通安全宣傳體系化、標準化,可復制,可移動。
2022年是大篷車主題宣傳活動的第二年。中央政法委政法綜治信息中心也加入到了主辦的行列中來。大篷車迎著鄉村振興的春風,開展了一場從青山綠水到美麗鄉村的法治安全宣傳之旅。
鄉村交通安全宣傳往往內容多樣,但形式單一。第二年的交通安全大篷車體驗營總結經驗不斷完善,努力完成了體系化、標準化的設計,一套可復制、可移動的兒童交通安全體驗營應運而生。8個體驗區域、10余套微型集裝箱,從北京運送到山西運城、陜西渭南、重慶江津,再到福建寧德、海南萬寧、貴州普安,一座座妙趣橫生的交通安全體驗營迅速搭建而成,吸引了群眾人山人海的圍觀、體驗;孩子們興奮的迎接大篷車的到來;全國各省市爭先恐后邀請大篷車前往;云南、四川、西藏、黑龍江等地也受捐了一批體驗營裝備。
大篷車所到之處,還為當地培訓了一批批基層民警作為交通安全體驗營的講解員。培訓除了對基層民警進行交通安全體驗營的針對性培訓,還邀請知名學者、專家和各省市優秀宣傳干警,開展了《兒童教育心理學應用》、《傳統文化說文明交通》、《兒童交通安全新媒體傳播技能》等課程,涵蓋了從交通安全宣傳的底層邏輯,到宣傳工作實操等方面的內容,充分解決基層民警在宣傳工作中的痛點和短板。
作為基層交警,進學校做交通安全宣傳是他們日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以往進校園給孩子們的宣傳往往要自己寫材料、自己準備道具,到處搜集資料文字,費時費力不說,面對懵懂的孩童如何把道路交通安全那點事講清楚也是警官們一直鉆研的課題。有了大篷車的裝備,他們仿佛擁有了一雙翅膀,十二個大箱子的道具,從交通標志的學習貼紙到夜間出行的熒光趣味涂鴉畫,從騎乘電動自行車為何要戴頭盔的試驗小道具到鄉村道路復雜的精細沙盤演示,涵蓋了與兒童交通安全出行息息相關的各個方面。
培訓結束后的警官們圍著設備喜愛地摸了一遍又一遍,他們喜歡、需要,也希望更多的孩子來學習體驗交通安全知識。他們說:“我們一線宣傳交警幾乎跑遍了轄區的每一座學校,下午講完交通安全課,晚上就在學校門口站護學崗,孩子們看到警察叔叔阿姨,都爭著協助指揮交通。我們希望孩子們理解安全出行的重要性,也希望這樣的安全意識、法治意識會影響一個家庭,等孩子們長大了就會創造一個更加路暢人安的交通環境。大家都能安全出行就是我們交警最大的心愿。”
在活動現場,警官代表們共同唱響了一曲《安全“童”行》:此刻點亮,喚一生希望,生命如此昂揚,勇氣助啟航;此刻啟航,喚一生希望,用萬千的星光燃青春力量。來自公安部交管局參與體驗營設計的警官們說:“體驗營的每一個細節都是心里想著鄉村的孩子們設計的,我們進校園的交通安全課都是心對心的傳播,這樣的宣傳裝備一定要讓孩子們建立起安全、規則、法治和文明意識。這樣一復一日從孩子抓起的安全教育蘊含著巨大的能量,相信這樣的宣傳也會激勵更多人、更多單位的參與和協同。”
讓交通安全知識場景化、藝術化、可延展、可流傳;
交通安全宣傳需要形式感的表達,任何藝術化的傳遞都是浸潤無聲又充滿張力的。活動現場的演出活動一直熱烈地吸引著群眾的目光。從2021年田間地頭由群眾原創的交通安全快板、山歌唱安全、迷糊戲、信天游到2022年不斷推出的經典交通安全原創節目,大篷車主創團隊不斷結合交通安全主題創作新的文藝作品。
原創舞臺劇《禮行天下》,一經亮相便收獲一片好評,節目中一群身著漢服的孩子在一位老學者的帶領下吟唱”交通安全三字經“,讓孩子們從傳統文化中學會了“禮”和“讓”;2022年,大篷車活動再接再厲,又創排了歌曲《交通安全四季歌》、音樂劇《禮贊斑馬線》等,把優秀的交通安全宣傳作品帶到大江南北,深受當地孩子和觀眾的喜愛。導演組駐扎在鄉村小學里培訓出一批批交通安全宣傳的小演員,他們很多都是沒有任何演出經驗第一次登臺的小學生,他們刻苦的彩排,興奮的演出,樸素的笑容和動人的演繹不斷打動著現場和屏幕前的觀眾們。優秀的文化產品最能打動人心,每次走臺彩排時,臺下總有圍觀的孩子情不自禁地跟著歌唱跟著起舞,交通安全知識就這樣潤物細無聲地留在了孩子的意識里。
但是,最讓人難忘的還是將交通安全知識與當地傳統藝術融合的一系列地域性節目。在華山腳下的陜西渭南,一群會唱黃河老腔的幼兒園娃娃,一邊用經典節奏擊打木頭、板凳,一邊手持交通標志吟唱;東路秦腔同州梆子的傳承人用久遠的唱腔為交通文明的傳播增添“煙火氣”;長江邊上川劇變臉也為交通安全代言助陣;寧德畬族山哈采茶妹用山歌呼吁交通安全意識。豐富的、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形式與交通安全的融合令人拍案叫絕,也讓一場場演出華美絢爛,回味無窮。
從彩排開始,村鎮原本不大的廣場上就擠滿人山人海的群眾,他們久久不愿散去。活動主創團隊見面這樣的情景說:“群眾不散我們不走!”于是,彩排加演一場再加演一場。演出當天更有把晚上的演出時間記成早上的孃孃,天不亮就起床,走了十幾公里山路頂著雨到廣場上侯場。女警們拿出手機給孃孃們看錄好的視頻,她們說:呀,真好!女警們勸她們先回去,答應她們晚上給她們留好座位,她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不斷回頭的眼里充滿了喜悅和期待。
除了文藝作品,交通安全大篷車還特別策劃設計了”斑斑家族文創形象”。現在,這些可愛的卡通形象已成為交通安全大篷車的標識,斑大寶圖案的小徽章、鑰匙扣、交通安全知識地圖等都是大篷車活動的搶手貨,孩子們以擁有小徽章為榮,而這些卡通形象所代表的交通安全意識,也不知不覺影響了更多的孩子。
2023年是大篷車主題宣傳活動的第三年。這場活動已經歷時三年走過全國10個地區,覆蓋8000余萬兒童,輻射逾億人群。中央文明辦一局、中央政法委政法綜治信息中心、公安部定點幫扶辦、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和國家鄉村振興局政策法規司也參與進來共同主辦。在交通安全大篷車的示范性引領下,全國各地的交警轟轟烈烈地開展了規模空前的 “美麗鄉村行”交通安全宣傳活動。他們帶著體驗營的標準化裝備,開著各地涂裝的形式多樣的小貨車、巴士車、郵政車...... 帶著精彩的文藝演出走村進寨,開展著一場場農村交通安全宣傳活動。所到之處,一樣的人山人海,一樣的積極踴躍。活動激發了地方交警的創新能力,他們用俏皮的地方話勸導禁止酒駕;用甜美的改編山歌提倡孩子們夜間出行要被司機看見;用幽默的相聲、快板叮囑騎乘人員都要戴好頭盔;他們開來重型大貨車教孩子們如何遠離汽車盲區。這輛始于初心并不斷被注入新能量的交通安全大篷車,在交通文明建設的重托下將迎來更加任重而道遠的旅程。
就像大篷車在貴州普安演出的那首《山花開了》中唱到的,“金色的盾牌你閃著光喲,那么多跟著你的小腳丫……小小的心中,大大的夢想,藍藍的天空暖暖的太陽……”。
兒童交通安全體驗營這樣實用的物質財富和交通安全宣傳文藝作品這樣的精神財富,將伴隨著大篷車縱橫在中國大地廣寬無限的阡陌中,在一個個精彩的文藝作品中、一次次沉浸式的體驗中,傳播交通安全出行的點點滴滴,將安全文明出行的意識深植于群眾的心里,那一抹抹熒光綠將用一顆顆熱忱之心帶給鄉村孩子安全的種子,讓大篷車這輛文明交通的播種機,砥礪耕耘在祖國交通文明的綠色沃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