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前夕,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聚焦“制造強國”和“高質量發展”兩大板塊,并積極建言獻策,提交了《關于推動仿生人形機器人快速發展的建議》、《關于構建完善汽車數據安全管理體系的建議》和《關于大力發展汽車文化,助力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建議》。在這其中,有兩條建議案直接和汽車產業息息相關。
在《關于構建完善汽車數據安全管理體系的建議》中,雷軍認為:目前國家已發布若干與汽車相關的數據安全國家標準,進一步規范了網約車服務及汽車數據采集等部分場景要求,但尚未全面覆蓋到研、產、供、銷,全業務領域。為此,雷軍建議由主管部門牽頭,定義汽車數據分類、分級規范,加快制定圍繞“汽車生命周期”和“數據生命周期”兩條主線的數據安全標準,并指導產業發展。同時建立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安全認證制度、數據安全評級及公示制度,提升行業透明度與可信度。
數據作為第五大生產要素,一直備受社會各界重點關注。目前,各大車企之間數據尚未實現有效安全流通,普遍存在數據孤島問題,使得數據價值無法被充分發揮出來。就此問題,他還呼吁應當在保障數據安全前提下,構建汽車數據共享機制和共享平臺,讓各車企間數據實現流通,將數據轉化為社會生產力。
在《關于大力發展汽車文化,助力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建議》中,雷軍認為:“汽車工業是硬基礎,汽車文化則是軟實力”。對于如何提升汽車文化軟實力的問題,雷軍從“引導營造更加豐富的汽車文化”、“為先進汽車產品與技術提供更加豐富的應用場景”等角度出發,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認為:“大力發展汽車文化應當先擴大影響范圍及群眾基礎,如在有條件的高速路段適度開放限速,讓駕駛員有機會體驗先進技術帶來的極致性能。同時,鼓勵促進露營營地、公路旅行、賽車運動等文化場景開發,與文旅產業發展相結合。在車輛改裝限制方面采取適度開放原則,出臺關于“改裝零配件”和“汽車后市場”的國家標準,力爭推動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長遠力量”。
在過去的一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持續爆發式增長,銷量完成688.7萬輛,出口總量突破300萬輛,強勁的競爭力及產業鏈生機勃勃。北汽、長安、比亞迪等傳統汽車廠商已在無人駕駛領域深耕多年,蔚來、車和家、小鵬汽車等國內互聯網企業也紛紛跟進。
目前,小米集團也在緊鑼密鼓地有序推進造車業務,近年來持續在自研芯片、AI、影像、智能制造等核心技術領域不斷發力。智能網聯汽車是將“車聯網”和“智能車”有機地結合起來,最終可替代駕駛員,全面接管行駛操作,實現車-人-道路-家庭-后臺間信息交換共享。作為跨技術、跨產業領域的新興體系,智能網聯汽車將重新定義未來出行方式,譜寫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