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奧迪,除了車圈和車主之外,大眾很少了解奧迪其實分兩家合資企業運營的,兩家的車型也各有不同,今天只說上汽奧迪。上汽奧迪成立年頭不長,車型現在總共三輛,以發布時間排序是A7L、Q5 e-tron、Q6,與北方那家不同,南方推出的車型會有爭議,今天的主角Q6也是。其實,很多爭議來自“本土化”的問題。上汽奧迪希望優化造型、配置,更適應國內市場需求,而反對者認為不純粹。比如A7L從掀背換成三廂,比如接下來要聊的Q6。
首先是本土化外觀設計,大眾已經看慣了奧迪全球化的家族樣式,冷不防Q6出一套很中國化的前臉,自然有些接受不了,就像直到現在還有人對寶馬的新前臉嗤之以鼻。不過仔細看看,Q6的確想到國內消費者心坎里去了。前臉設計理念來自中國元素麒麟,貫穿式燈帶、分體大燈,很流行,同時保留了奧迪八邊形格柵。
羽林套裝
飛騎套裝
edition one
格柵樣式也分成兩種,采用國風命名為“羽林套裝”和“飛騎套裝”,相對應的類似豪華版和運動版。車身配色也很大膽,edition one首發限定版本還提供磨砂質感的麒麟棕,另外,發布了更彰顯性格的“黑武士”和“影武士”版。
側面能看出這臺車的確不小,5099x2014x1784毫米的大小,可以稱得上最大奧迪。側面亮點一是輪輞,提供19-21英寸共六套樣式,試駕的45TFSI車型選裝21英寸RS版輪輞,實際標配20英寸。輪胎選的是馬牌SportContact 6,定位高端運動型輪胎。
二是車門下部和D柱采用亮面飾板裝飾,同時D柱的下方還刻有奧迪四環車標彰顯身份。
尾燈更是迎合時下流行元素,貫穿式燈組內部樣式有設計感。點亮剎車燈后尾窗上方會出現紅色“quattro”字樣,之前誰能想到奧迪也會如此“本土化”,不過Q6在燈上的點亮是下了功夫的,是將尾翼下部的燈光投射到玻璃上,不占任何位置。
Q6的內飾也做了本土化處理,整個中控造型與以往的奧迪車型完全不一樣。但全新造型我是支持的,以往設計都過于平面化,Q6反倒更具有立體感,懸浮式中控設計也更新穎。豪華品牌該有的真皮、實木、座椅的絎縫格紋等一個不落。
當然,硬件還是一貫的奧迪,這點不需要質疑。12.3英寸全液晶儀表+10.1英寸中控屏+8.6英寸空調等常用調節觸板,與奧迪A8L同規格,另外將中控屏做到了全系標配。
車機和UI等版本都是采用最新的,與現款奧迪最新車型保持同步,可擴展APP不少,微信、高德/百度地圖、騰訊/愛奇藝視頻、酷狗音樂、天貓精靈等都在其中,也能支持CarPlay。
配置上帶有手機無線充電、座椅加熱、30色氛圍燈、3區溫度控制、B&O音響等??蛇x裝HUD抬顯、前排通風/按摩、后排加熱/通風/按摩、14揚聲器的B&O音響、ACC自適應巡航等功能。
空間表現也不是Q6的弱項,本就號稱最大奧迪的他擁有2980毫米軸距,加上前驅平臺的因素,使得他能更好的布置車內空間,7座布局沒有受到局限,頭部和腿部空間可以放心,第三排也能提供不錯的乘坐空間。不過,奧迪家的座椅都有些偏硬,乘坐舒適度要因人而異。
試駕的7座版本上車是要掀起第二排座椅的,向前滑動的空間不小,上下車還比較方便。6座版本采用獨立座椅設計,需要從中央通道進入第三排,通道寬度足夠通過一人。
Q6在動力上提供了三種形式,40TFSI、45TFSI和50TFSI,相對應的是2.0T直列四缸低功率和高功率、2.5T V6發動機。2.0T的機器是海外那套第四代EA888,國內現在只有Q6和保時捷Macan裝備,最大功率分別是231和265馬力,最大扭矩370和400牛米。
另一臺2.5T機器最大功率299馬力、扭矩500牛米。兩臺發動機都是原裝進口,從這點兒會有些疑慮后期產能能否跟得上來。全系匹配7擋濕式雙離合變速器、帶quattro四驅系統。
以試駕的45TFSI車型來看,動力肯定夠用,起步很輕快,后續加速也有足夠的力量。稍有遺憾的是在舒適和自動模式下,變速器在省油的大前提下降擋不積極,導致瞬間加速時從巡航的1200轉/分要上到2500轉/分的爆發點不及時,需要駕駛者踩足夠的油門深度才能達到預期。運動模式下會好很多,但總不能持續讓發動機保持在2000轉/分左右不下吧。
舒適模式下轉向調校的相對輕松,電子輔助不會過多的介入,指向性一般且帶有一定虛位,這種設定上手確實容易。底盤調校的有些偏敏感,路感很容易傳到車內,運動模式下更為清晰,這點最大的好處是極為討好駕駛者,能讓其在變線、過彎時有更多的自信和從容。
由于試駕安排的相對短暫,只能把首試的這點感受與大家分享。回想這臺奧迪Q6,無論從外觀、內飾、空間、配置還是品牌影響力,國內消費者想要的他基本上都滿足了,但如何讓“本土化”與原有車型更好的去結合,這就需要上汽奧迪再斟酌了。同時,品牌渠道的建設也要加快腳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