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智駕本質 守護安全底線

      發布日期:2025-04-19 17:25:29

      本文作者: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二級研究員,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公路與綜合交通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虞明遠

      近年來,智能駕駛技術快速發展,L2 級輔助駕駛功能迅速普及,但因行業對 “輔助駕駛” 與 “自動駕駛” 的混淆宣傳,以及公眾對技術邊界的認知偏差,相關交通事故頻發,公眾對智能駕駛的信任度面臨嚴峻考驗。在此過程中,車企、主流媒體更應承擔起技術普及的社會責任,通過客觀報道和專題科普,向公眾清晰傳遞不同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本質差異。

      4 月 16 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明確要求汽車生產企業深刻領會相關通知精神,嚴格開展組合駕駛輔助測試驗證,嚴禁夸大虛假宣傳,規范使用 “組合輔助駕駛” 術語等,凸顯出厘清智駕與自動駕駛本質差異的緊迫性。

      從國家標準《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的界定來看,智駕屬于L2級系統本質上屬于"組合駕駛輔助"。它通過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等功能減輕駕駛員負擔,但明確要求人類駕駛員全程方向盤不離手不脫眼。而自動駕駛屬于L4級系統,它則需要在限定場景內實現完全無人駕駛,系統需自主處理所有復雜路況并執行最小風險策略。這種本質差異體現在安全冗余設計上:L2級系統允許采用視覺方案或單一傳感器,因其失效后仍有駕駛員兜底;L4級系統則必須配備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高精地圖等多傳感器融合方案,同時對車輛底盤、制動等物理系統提出更高要求。

      輔助駕駛是"好幫手",而不是"替代品"。駕駛員在開啟輔助駕駛功能時,仍需保持注意力集中,方向盤不脫手、不脫眼。對產業界而言,應建立更透明的技術分級標準,避免利用概念模糊進行商業炒作;對消費者而言,需清醒認識到當前輔助駕駛系統的局限性。宣傳中也需要通過三維動畫演示、事故場景還原等形式,直觀展示L2與L4系統的決策邏輯差異。

      美國Waymo、國內蘿卜快跑等屬于 L4 級自動駕駛技術。在封閉園區、特定城市道路等限定場景中,這些 L4 級車輛無需人類干預即可完成出行任務,且事故率遠低于人類駕駛車輛。自動駕駛技術通過多重安全冗余架構,構建“無死角”防護體系,核心邏輯在于從感知、決策到控制,每個環節都設置了多重備份,以技術冗余代替人類駕駛的不確定性,甚至在復雜路況甚至事故發生時,處理也更加游刃有余。隨著全球對無人駕駛安全性的認可逐步提升,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城市正逐步開放自動駕駛路測與落地應用,“自動駕駛比有人駕駛更安全” 也逐步成為現實。

      自動駕駛的終極目標是實現零事故出行,但這需要技術、法規、倫理的多維突破。在 L4 級自動駕駛全面普及前,我們更需要厘清輔助駕駛與自動駕駛的邊界:立法層面應建立自動駕駛技術分級管理制度,明確不同級別系統的準入標準;行業層面需完善技術術語規范,禁止跨級宣傳;媒體層面要加強科普引導,消除公眾認知誤區。唯有構建起技術研發、法規完善、公眾教育三位一體的安全體系,才能真正守護交通創新的安全底線。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_日日碰夜夜爽亚洲欧美_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_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2020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第三区 | 在线看日本免费a∨按摩 | 五月婷婷激情六月 | 日韩乱偷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