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嚴監管將至:國七加速!重卡“退四、治五、管六、推新”!

      發布日期:2025-02-27 10:03:14

      圖片

      我國機動車尤其是重型貨車將迎來更加嚴格的排放監管。

      “移動源已經是污染物首要的排放來源”“研究制定輕型車、重型車的國七標準”“推動重型貨車退四,治五,管六,推新”......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李天威在2月24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了許多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最新信息。

      “重要來源”到“首要來源”

          移動源減排成大氣污染治理新的突破口    


      圖片

      值得注意的是,生態環境部此前更多使用“主要來源”、“重要來源”來描述移動源在污染物排放中的“貢獻”,“首要來源”的表述并不多見。這背后,是“十四五”以來,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移動源的影響日益凸顯。

      圖片

      “當下和今后一個時期,抓住移動源這個牛鼻子十分迫切,也非常必要。”李天威分析說,從排放總量看,移動源是我國大氣污染物排放的重要來源,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分別占全國總量的60%和24%左右。在北京、上海、濟南、杭州、廣州、深圳、成都這些人口密集的城市,移動源已經是污染物首要的排放來源。

      另一方面,根據黨中央、國務院2021年11月發布的《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2025年要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重污染天數比率要控制在1%以內。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這個目標能否順利實現?李天威認為,因為氣象條件、氣候形式等客觀條件不利,完成目標“還存在相當大的困難和挑戰”。

      正因如此,在1月14日的2025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就強調,要加強重點區域和重點領域大氣污染治理,把移動源減排作為新的突破口,重點推動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圖片

      國七排放標準加快制定    


      圖片

      “從國際做法看,美國、歐盟都將移動源減排作為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領域。”李天威說,減污降碳協同已經成為各國移動源排放管理的共識。生態環境部接下來要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而標準對減排發揮基礎性、引領性的作用,因此首先是要“加快移動源標準的制定和修訂”。

      這意味著國七排放標準的制定將加速。據介紹,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對標歐美先進法規,研究制定輕型車、重型車的國七標準,國七標準排放控制技術水平基本上也跟歐美接軌,大概晚兩年左右實施,實現機動車減污降碳協同。同時,研究制定非道路移動機械國五標準,實現排放控制技術和世界先進水平接軌。完善在用車標準規范體系,完善排放檢驗設備驗證方法和防作弊技術規定。

      “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天津大學教授姚春德表示,交通運輸行業是我國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重點領域。進入“十四五”時期,我國先后發布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綠色交通“十四五”規劃》、《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等多項政策,為交通行業邁向零碳排放按下了加速鍵。其中,以柴油貨車為載體的公路運輸占據我國貨運的主導地位,是交通行業減污降碳的主要陣地。國七排放標準的制定就是為了進一步減少溫室氣體、節能減排,對大氣污染治理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泓此前也表示,機動車排放標準的提升對污染治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每一次的標準提升過程中,機動車尾氣污染排放都有大幅下降。在他看來,為了進一步使我國機動車排放控制能保持在國際先進水平,加快交通強國建設,機動車國七排放標準實施勢在必行。

      不過,對于汽車產業來說,姚春德指出,國七排放標準不僅升級了尾氣排放的污染物檢測項目與限值,還將提出制動系統和輪胎顆粒物排放檢測要求,這帶來了很大的挑戰。而據一汽解放動力總成事業部大柴工廠首席技能大師鹿新弟介紹,國七排放標準需解決的關鍵問題包括: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協同減排,實際道路排放、體現冷啟動排放重要性,非常規污染物和替代燃料,車載自動診斷系統和車載監測系統技術,顆粒物的加強控制,包括輪胎、剎車片磨損等,溫室氣體排放協同管控。這些在之前的排放標準是幾乎不考慮的。

      賀泓建議,國七排放標準如何制定,除了行政主管部門以外,還要充分聽取產業鏈,尤其是上下游相關企業的建議,同時也要吸納研究單位、協會等多方力量,進行深度交流、研討。通過多方合作,對政策、路線、技術、經濟等進行可行性深度整體分析,來保障“國七”標準制定的合理性、準確性、可實施性,同時,要體現中國特色,更加符合中國應用場景需求。

      圖片

      強化監管 推動產業向新向綠    


      圖片

      生態環境部四方面重點工作的第二項是,強化機動車排放監管。李天威重點提到了推動重型貨車“退四、治五、管六、推新”。他解釋了這一新策略:退四就是要加快淘汰國四及以下的貨車,治五就是嚴格整治國五貨車的超標問題,管六就是要強化國六貨車的智慧化監管,推新就是要加快推進新能源重卡的替代應用。同時,持續開展機動車排放檢驗領域第三方機構的專項整治,“連續搞幾年,堅決遏制弄虛作假這類行為的發生”。

      三是推動非道路移動機械綜合治理,其中包括重點提高機場、港口、園區等新能源機械和內部車輛的新能源比例。四是持續推進大宗貨物清潔運輸,推進火電、鋼鐵、煤炭、焦化、有色、水泥等重點行業大宗貨物的清潔運輸,推動大宗貨物長距離運輸公轉鐵、公轉水。

      整體而言,排放標準的升級和監管的加嚴將推動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與技術革新,新能源商用車尤其是新能源重卡發展將進一步加速。

      “過去,我們的標準僅針對單車排放強度控制,現在要統籌考慮單車和總量,包括對生產企業進行污染物和碳排放總量的考量。這類似美國環保局的‘CAFE政策’(美國油耗及排放評定標準),同時對其他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比如,氧化亞氮、車用空調的HFC等都制定相應的限制要求,倒逼傳統燃油車生產企業去平衡自己的整個產品線,把零排放車的權重加入其中,從而在總量上達到持續減排的目的。”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丁焰表示。

      姚春德分析,排放標準的提升將進一步加劇燃油車市場的萎縮,而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將逐步擴大。“國七標準的污染物排放限值比國六更為苛刻,如果單獨提升柴油機或后處理的技術水平,將很難滿足下一階段排放要求。不少車企會將目光轉向新能源車型。”采訪中,不少業內人士也指出,受限于國七排放標準的壓力,部分相關企業會轉型向新能源化靠攏,加速在新能源方面的研發和布局,同時排放監管更嚴格也將會在市場方面為新能源汽車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面向未來趨嚴的法規標準和能源轉型的必然趨勢,‘趨綠’已成為車企增強品牌和產品競爭力的必要因素。”亞洲清潔空氣中心交通項目主任成慧慧在早前舉辦的中國藍天觀察論壇期間表示。

      本文來源于中國汽車報 作者:姚會法 編輯:薛亞培 版式:劉曉燁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_日日碰夜夜爽亚洲欧美_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_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 |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亚洲综合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囯产免费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不卡一本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