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 左立菲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企業家與工友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中國工業報的出鏡記者左立菲。此刻,站在這片充滿活力與希望的工業熱土上,我仿佛能聽到機器轟鳴奏響的時代交響,看到鋼鐵巨臂揮舞出的奮進篇章。
回首往昔,工業發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從曾經的篳路藍縷、艱苦創業,到如今的技術革新、產業升級,每一步都凝聚著無數工業人的心血與汗水。我還記得采訪老一輩工人時,他們眼中閃爍的光芒,那是對工業事業的熱愛與執著。他們在簡陋的車間里,憑借著雙手和智慧,打造出了一件件質量過硬的產品,為我國工業的起步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今,我們正處在一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工業領域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成為了工業發展的新趨勢。在沈鼓集團,我切身感受到了該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做法與成就。在協鑫集團,我看到了新能源技術如何為工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清潔能源的應用不僅減少了環境污染,還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然而,工業發展并非一帆風順,我們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國際市場競爭激烈,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給我們的工業產品出口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同時,產業升級過程中,人才短缺、技術瓶頸等問題也亟待解決。但正是這些挑戰,激發了我們工業人的斗志和創新精神。
就拿徐州恒輝編織機械有限公司來說,曾經它是一家以傳統生產方式為主的企業,初期以低端編織設備起步,面臨著市場競爭等壓力。后來通過與上海東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合作,突破技術瓶頸,建立了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平臺,擁有多項專利,其產品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國內市場占有率高達70%,還遠銷82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了行業內的佼佼者。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工業記者也肩負著重要的使命。我們是工業發展的記錄者,用鏡頭捕捉每一個精彩的瞬間,用文字記錄每一次突破的喜悅。無論是深入車間采訪一線工人,還是與企業負責人探討發展戰略,我們都力求將最真實、最生動的工業故事呈現給觀眾。
我們也是工業發展的傳播者,通過各種媒體平臺,將工業企業的創新成果、發展經驗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工業、關注工業。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工業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投身到工業事業中來。
同時,我們也是工業發展的監督者。對于工業生產中的違規行為、環境污染問題,我們絕不姑息遷就,及時進行曝光和監督,促使企業整改,推動工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展望未來,工業發展前景廣闊。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將推動我國工業朝著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方向不斷邁進。我們工業記者也將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用更敏銳的視角、更生動的表達,講述工業發展的新故事,展現工業人的新風采。
與中國工業同行、為中國工業喝彩,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我們一直在砥礪前行的路上。
謝謝大家!
(本文作者系中國工業報記者左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