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鳳空間 | 蔚來押注AI,放手一搏

      發布日期:2024-08-05 15:26:21






      作者 | 王秋鳳


      7月27日,“2024 NIO IN蔚來創新科技日”在上海舉行,該活動成為蔚來史上“技術衛星“釋放最密集的一次。


      2024年,蔚來品牌創立10年。當初蔚小理作為新勢力的代表,成立時間接近。這幾年,理想產品運營已經形成很大的領先優勢,這也是市場和消費者直接能看到的部分。而品牌運營這一塊,三個品牌都有自己想法,但花力氣比較多的是蔚來。今年以來,這種戰略選擇的分化,愈加明顯。


      圖片


      選擇AI技術作品牌護城河


      “戰略不是研究明天做什么,而是研究今天做什么才有明天”。蔚小理當中,只有小鵬是直營+加盟。蔚來和理想暫時都是直營業態,蔚來似乎有放開加盟的意圖。如果只看直營門店的內訓材料和話術,至少能窺見,品牌方是如何看待自己在普通消費者的形象(不能預設其有深厚的技術背景和工程知識)。如何在很短時間內(通常只有兩三分鐘),將品牌最有競爭力的信息,簡化后傳遞給普通消費者,是一門學問。


      蔚來門店的話術通常是三板斧:服務、產品、換電站。除了“換電”做到不折不扣的盟主級別,其他都很難用簡單語言描述出優勢。這也是蔚來7款產品但從未誕生爆品的原因之一。


      蔚小理的品牌底色應該都是技術,而非什么大冰箱大沙發,或者是貼心服務。后兩者可以有,客戶也很享受,但拿出來當王牌未免太Low,很難形成品牌護城河,因為這些玩意別人學起來沒難度。


      蔚來從去年起降“NIO DAY”改成“NIO IN”大概就是這個意思。蔚來決心將數字化和AI技術,作為品牌的滅霸無限手套,而OS及數字系統、算力芯片、智駕、NOMI Agents多智體(可以理解為AI情感引擎),再加上手機,就相當于手套上的寶石。


      在“2024 NIO IN”活動上,蔚來CEO李斌就將這只鑲嵌全寶石的手套捧出來,期望打出毀天滅地的效果。不過這些技能,大多數是期貨。如果能落實,確實能將蔚來品牌保送上AI智能品牌的神位。但需要蔚來有更強悍的工程落地能力。


      圖片


      一切為了“端到端”


      李斌高調宣布5nm智駕芯片“神璣 NX9031”流片成功。首先,芯片代工方未宣布,但一定是臺積電。蔚來作為設計方,說明掌握了工具鏈和初始開發能力(不清楚用的是什么EDA)。其次,“流片”成功,只代表試產良率還可以,但正式排產情況還無法確定。如果下單量太小(光憑蔚來的銷量,哪怕全體部署該芯片,量也太?。?,排產必虧。


      不知道這個問題如何解決。作為專門的車規級智駕芯片,不可能用于手機等其他設備,上量的一個辦法,就是自己當Tier1,賣給其他品牌,但現在還看不出潛在買方。因為買了這玩意,相當于用了蔚來的智駕方案,就和蔚來捆綁到一起了。想來想去,比較現實的考慮,只能期望樂道走量了。


      芯片面積可能在300mm2以上,算是大芯片。根據蔚來的PPT,可以分為ISP(圖像處理)、NPU(神經網絡處理單元,可以理解為低功耗的GPU)和32核CPU。


      和特斯拉倡導的BEV+Transformer+OCC(鳥瞰+神經網絡+占位)不同,這款芯片暗示蔚來走的是另一種“端到端”技術。而華為的ADS用的GOD(異型障礙物識別)大網(去掉了BEV)。


      涉及到技術,這一大堆英文縮寫不用糾結。簡單說,就是大家用不同的方式去實現“端到端”。


      國內品牌營銷的毛病,大多是營銷前置。什么事都沒搞定,剛有個實驗室結果,就在傳播上大吹特吹?!岸说蕉恕辈皇邱R斯克的發明,但他確實讓這個概念在汽車業火起來。


      閑話一句,當前比較流行的智駕概念,比如2D變3D檢測,BEV鳥瞰表達,OCC通用障礙物占用,一直到尚未投入實際應用的“世界模型”,都是特斯拉率先鼓吹應用。迄今為止,特斯拉基本上規劃了智駕前進的路線,業內品牌或多或少都是他的教徒。最早進入智駕的Waymo,反而沒有那么大的影響力。


      簡單說,跟住特斯拉,就是一種能力。這是各品牌宣傳上不愿意提及的。但是中國品牌開竅的挺快,愿意學習。相對而言,日企認知存在問題,將這10年的新能源浪潮,簡單視為車載動力源的切換。完全忽視了數字化帶給產品脫胎換骨的體驗價值。從產品端也能看出來,日系仍在使用當年抓住“石油危機”的上位工具。所謂改造,也是在原有基礎上修補。就像木棍曾經能有效獵殺野獸,現在則試圖將這根棍子削成能擊發子彈的槍支。


      圖片


      技術路徑的選擇基于稟賦


      就“世界模型”而言,蔚來確實是完整闡述的第一家品牌。“世界模型”的本質,是AI構造AI,后者是可以隨時變化的(人類無須干預),從而形成解釋世界的認知框架。而蔚來認為世界模型的出路在于預測。預測依賴于更準確的視覺識別結果,這也是蔚來芯片集成了ISP的原因。蔚來眼中的世界模型,定義了數據在智駕系統重被利用的方式:即通過感知和經驗庫,想象出世界的下一刻(1到3秒就夠了)。


      現在駕駛上,人腦比AI強,強就強在經驗決定了預測。數理邏輯不好的人也能開好車,因為大家是從經驗出發。端到端省去了規控這一塊,直接決策,反饋加快了,決策準確度不降反升。


      至于OS,蔚來是華為之后第二家。這是積累的結果。一開始大家都只做了些算法應用,這些內容投資少見效快,客戶感知度高。但軟件能力積累的結果,必然是開發出一大堆中間件(蔚來說自己開發了40多個中間件)。脫離QNX的操作系統就呼之欲出了。如果加上算力芯片和感知上投入,就打造出了幾乎整個自動駕駛的系統(云端超算除外,蔚來尚未投資)。


      順便說一句,華為去年感知到新勢力品牌智駕能力的增長,是體系性的。因此提出做大家的“算力底座”。什么叫“底座”?就是將超算部署在云端,利用華為在ICT上無可匹敵的優勢,轉型成為新的基礎服務商。云和本地智能基本上沒必要雙重投資。這是一個未來競爭的新看點。


      圖片


      蔚來技術投資邏輯


      蔚來聲稱,2022Q1到2024Q1,兩年里研發投入271億元,其中60%以上投資于基礎研發,不針對具體車型產品。顯然,蔚來希望依靠AI體系,維護住品牌價值。這也部分解釋了蔚來2024年Q1難看的財報(產品銷量要背一部分鍋)。Q2財報未出,但蔚來月銷持續上2萬+,勢必緩解財務壓力。


      作為對比,華為車BU從2019年-2023年研發投入300億人民幣。從資本密度上,蔚來居然更勝一籌。但是,車BU可以承接和直接使用很多華為其他事業群的知識產權。即便如此,蔚來以相對小得多業務規模,支撐這么大研發投入,其實是不可持續的一波流,即咬牙搭建起AI體系,將品牌格調固化起來,隨后投資力度必須下調。


      華為聲稱全體系投入,但很雞賊地不碰電池。蔚來不但研發電池,還大搞換電。當然這已經成了蔚來產品力的一個支柱。為了財報美觀,換電業務是獨立的,目前據說即將來到盈虧平衡點。這有點諷刺,因為主營業務距離凈利潤轉正,還有相當時間。


      再加上做手機,李斌承認手機銷量很差(聲稱不建議作主力機)。如果只是為了提升用戶體驗,完全可以加碼投資車機,而非手機。相比其投資,蔚來手機的商業邏輯并不清晰。


      蔚來想用技術能力維護品牌護城河,研發上不但投入大,而且鋪攤子也大,幾乎面面俱到,這和新勢力的定位并不相融。1年賣20萬輛車,每輛車毛利率不過10%,理論上沒理由這么折騰。


      但在蔚來的視角看上去,如果技術上不能高舉高打,光靠服務和設計,就只能坐等著被大企業擠死(比如高合和威馬)。大企業憑借垂直整合能力、成本控制力和研發的團戰優勢,市場優勢是擴張的。時間基本站在大企業這一邊,這也是新勢力銷量目前都面臨瓶頸的原因(理想小有突破,因此做副品牌不急迫)。


      趁著手里現金還算富裕,拼命將品牌托舉上去,就成為現實選擇。在品牌存續面前,財報不值一提。別人以為蔚來做的是錦上添花的事,其實蔚來這波,即決高下,也分生死。


      圖片


      當然,AI為抓手的技術做上去以后,一個是要快速落地,不能光講故事;另一個和公眾有個溝通問題,如何將這些聽上去有點虛的內容做實在,做成與消費者的切身體驗息息相關。雖然蔚來的目標受眾接受這些概念能力比較強,但最好的說服能力,就是產品上做到位。因此,將AI能力變成實在產品力,是蔚來這一兩年面對的主要挑戰。

      作者簡介
      王秋鳳,先后就職于《經濟觀察報》、《第一財經日報》等主流平面媒體,搜狐汽車新聞中心、騰訊汽車等主流互聯網平臺,前北汽極狐汽車總裁,現任快手汽車負責人,中國汽車記協常務理事。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_日日碰夜夜爽亚洲欧美_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_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专区 | 亚洲精品日韩国产 |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最新 | 伊久线香蕉观新综合在线动漫 |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 在线精品亚洲第一品 |